•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分析测试中心简介
        • 大型仪器设备
      • 实验动物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简介
        • 技术平台
        • 模式动物资源
        • 仪器设备
        • 联系方式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国家文件
      • 中科院文件
      • 警钟长鸣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报道
    • 谱系设施
    • 科学普及
  • 通知通告
  • 科普视频
  • 人才招聘
  • EN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登录
  • ARP系统
  • 内网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于2003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约共建,于2006年3月获得中编办批复正式成立。 广州健康院的定位是:面向人民健康,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重要疾病机理,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为目标,提供保障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控的原创性基础理论、突破性前沿技术与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使命,优化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机制与途径,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作用。
      更多 >>
      现任领导
      • 孙飞

        副院长(主持工作)

      • 张鸿翔

        党委书记、副院长

      • 徐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蔡陈崚

        副院长

      • 领导致辞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管理体系
    • 支撑体系
    • 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招生信息
    • 培养管理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成果转化
  • 当前位置:首页交流合作成果转化
  •   科研院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健康院集聚了高层次创新人才、高质量科研成果和高水平创新平台等主要创新要素,致力于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探索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和模式的有效路径,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努力扩大科技成果的源头供给,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广州健康院积极谋划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全球布局,按成果成熟度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累计申请专利790件,授权总量376件,迄今已有五十项专利成果实现转化。治疗耐药白血病1类新药GZD824已获批附条件上市;治疗耐药非小细胞肺癌1类新药ASK120067已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受理;治疗阿尔兹海默症1类新药AD16已完成临床I期研究。 

      代表性成果展示: 

      成果1:治疗耐药白血病1类新药GZD824 

      GZD824奥雷巴替尼片(商品名:耐立克)已于2021年11月24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用于治疗任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并采用经充分验证的检测方法诊断为伴有T315I突变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CP)或加速期(AP)的成年患者,是广州健康院建院以来第一个获批上市的1类新药。 

      奥雷巴替尼是潜在同类最佳(Best-in-class)新药,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品种。耐立克获批主要基于两项关键性注册II期临床研究数据,分别为HQP1351CC201研究、HQP1351CC202研究。临床数据显示,耐立克在伴有T315I突变的TKI耐药的CML-CP及CML-AP患者中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及耐受性,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缓解率和缓解深度会进一步增加。  

      作为中国首个三代BCR-ABL靶向耐药CML治疗药物,奥雷巴替尼的获批将打破中国携T315I突变耐药患者的治疗瓶颈,解决无药可医的困境。

      

      (耐立克,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成果2:治疗耐药非小细胞肺癌1类新药ASK120067 

      ASK120067是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新分子实体、活性显著的口服的一类第三代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用于治疗 EGFR 突变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于2017年8月28日获得 CFDA (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行临床试验,2021年11月16日,ASK120067片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上市许可申请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受理号:CXHS2101052国),单药用于既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 — TKI )治疗中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 EGFR T790M突变阳性或原发性T79OM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成人患者的治疗。 

      成果3:治疗阿尔兹海默症1类新药AD16 

      AD16(哌哒甲酮片)已完成了I期临床试验,呈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AD16通过抑制大脑的神经炎症,有效地阻止了神经元的死亡,能够延缓疾病,改善认知和记忆障碍,其药效明显优于当前的一线治疗药物美金刚和多奈哌齐。该药物申请的专利已经覆盖了中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AD16有望成为我国首创抗神经性炎症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造福数千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AD16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原理) 

      成果4:CAR-T免疫细胞治疗项目 

      自主知识产权的CAR-T免疫细胞治疗项目在新西兰开展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的I期临床试验,成为新西兰首个引进的CAR-T技术以及首个获批的CAR-T临床试验。 

      成果5:第三代免疫缺陷小鼠NSI品系项目 

      第三代免疫缺陷小鼠是国际公认的人源化模型构建的金标准,广州健康院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免疫缺陷小鼠NSI品系,是目前国际上免疫缺陷程度最高的小鼠品系之一,具有全国唯一的自主知识产权,打破美、日技术封锁,用于精准医疗药效评估,评估免疫细胞治疗效果。研究团队通过对NSI品系繁殖优化和遗传控制,解决了免疫缺陷小鼠大规模繁殖障碍,实现了10000只NSI小鼠的产量突破。

      

      (NSI小鼠的用途)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粤ICP备17053528号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922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190号邮编:510530
    电话:86-020-32015300
    • 广州健康院微信

    • 广州健康院研究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