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分析测试中心简介
        • 大型仪器设备
      • 实验动物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简介
        • 技术平台
        • 模式动物资源
        • 仪器设备
        • 联系方式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国家文件
      • 中科院文件
      • 警钟长鸣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报道
    • 谱系设施
    • 科学普及
  • 通知通告
  • 科普视频
  • 人才招聘
  • EN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登录
  • ARP系统
  • 内网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于2003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约共建,于2006年3月获得中编办批复正式成立。 广州健康院的定位是:面向人民健康,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重要疾病机理,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为目标,提供保障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控的原创性基础理论、突破性前沿技术与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使命,优化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机制与途径,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作用。
      更多 >>
      现任领导
      • 孙飞

        副院长(主持工作)

      • 张鸿翔

        党委书记、副院长

      • 徐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蔡陈崚

        副院长

      • 领导致辞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管理体系
    • 支撑体系
    • 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招生信息
    • 培养管理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研究员
  • 当前位置:首页人才队伍研究员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林达
    职  称: 研究员
    学  历:
    电  话:
    传  真:
    电子邮件: lin_da@gibh.ac.cn
    通讯地址: 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190号
    简  历

    2018年博士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年入选第三届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22年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入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担任副研究员、课题组长(PI)。2025年3月加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担任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基因组多维技术研究组组长(PI)、研究员。


    研究领域

    1)主要研究方向:

    肿瘤基因组学、三维基因组学、基因组结构变异与转录调控、单细胞基因多维组学技术开发。

     

    2)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近年来一直围绕基因组学进行新技术开发、基础研究、应用转化工作,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维染色质构象及结构变异捕获新方法,如针对单细胞的基因组异常与三维结构共检测技术Uni-C(Nature Communications,2025,小修修回),专用于肿瘤及遗传病基因组异常筛查的MGA-Seq(Genome Biology,2023),高通量单细胞三维结构捕获技术sciDLO Hi-C(Nature Communications,2022),以及针对大量细胞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捕获的DLO Hi-C(Nature Genetics,2018)。这些新方法大幅降低了研究成本,提高了解析精度,其中DLO Hi-C被Nature Genetics专文评述为“优雅巧妙的文库构建策略”,并被Nature,Nature Genetics等经典期刊广泛引用。

    利用该系列技术,我们鉴定了肿瘤及遗传性疾病中多种新型基因组结构变异并进行了新抗原预测,绘制了染色体外DNA(Extrachromosomal DNA,ecDNA)空间调控网络,解析了免疫细胞发育及感染免疫过程中的染色质重塑与表观修饰重编程,提出了染色质有序性的概念,并结合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数据拓展了感染性疾病易感基因,挖掘了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32370685,基于肿瘤基因组三维结构特征开发群体及单细胞ecDNA检测方法并探究其突变规律及调控机制,2024-01-01 至 2027-12-31,50万元,在研,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900432,开发单细胞DLO Hi-C技术并解析衰老过程中海马-内嗅皮层神经环路基因组三维构象动态变化,2020-01-01 至 2022-12-31,25万元,结题,主持

     

    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BX20180113,利用单细胞DLO Hi-C技术解析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后宿主基因组表观修饰的变化及挖掘结核易感基因,2018-10 至 2020-09,60万元,结题,主持

     

    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面上项目(一等),2018M640710,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诱发宿主基因组表观修饰变化的研究,2019-01 至 2020-12,8万元,结题,主持


    社会任职
    获奖及荣誉
    代表论著

    1) Da Lin#*;Yanyan Zou#;Xinyu Li;Jinyue Wang;Qin Xiao;Xiaochen Gao;Fei Lin;Ningyuan Zhang;Ming Jiao;Yu Guo;Zhaowei Teng;Shiyi Li;Yongchang Wei;Fuling Zhou;Rong Yin;Siheng Zhang;Lingyu Xing;Weize Xu;Xiaofeng Wu;Bing Yang;Ke Xiao;Chengchao Wu;Yingfeng Tao;Xiaoqing Yang;Jing Zhang;Sheng Hu;Shuang Dong;Xiaoyu Li;Shengwei Ye;Zhidan Hong;Yihang Pan;Yuqin Yang;Haixiang Sun*;Gang Cao*;MGA-seq: robust identification of extrachromosomal DNA and genetic variants using multiple genetic abnormality sequencing,Genome Biology,2023,24(1)

     

    2) Da Lin#;Weize Xu#;Ping Hong#;Chengchao Wu;Zhihui Zhang;Siheng Zhang;Lingyu Xing;Bing Yang;Wei Zhou;Qin Xiao;Jinyue Wang;Cong Wang;Yu He;Xi Chen;Xiaojian Cao;Jiangwei Man;Aikebaier Reheman;Xiaofeng Wu;Xingjie Hao;Zhe Hu;Chunli Chen;Zimeng Cao;Rong Yin;Zhen F. Fu;Rong Zhou;Zhaowei Teng;Guoliang Li*;Gang Cao*;Decoding the spatial chromatin organization and dynamic epigenetic landscapes of macrophage cells during differentiation and immune activa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2022,13(1):5857

     

    3) Da Lin#;Ping Hong#;Siheng Zhang;Weize Xu;Muhammad Jamal;Keji Yan;Yingying Lei;Liang Li;Yijun Ruan;Zhen F. Fu;Guoliang Li*;Gang Cao*;Digestion-ligation-only Hi-C is an efficient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 for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Nature Genetics,2018,50(5):754-763 (亮点文章,Nature genetics同期评论文章专题报道)

     

    4) Xiaochen Gao#;Xinyu Li#;Weize Xu;Ming Jiao;Yu Guo;Jiajia Wang;Weihao Wang;Jiling Feng;Qianqian Guo;Chengchao Wu;Taiyu Zhang;Yuqin Yang*;Da Lin*;Identification of multiple genomic alterations and prediction of neoantigens from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t the single-cell level,Nature Communications,2025 (小修修回)

     

    5) Zhihui Zhang#;Chengchao Wu;Khaista Rahman;Weize Xu;Guoliang Li*;Da Lin*;Gang Cao*;Robust capturing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using the DLO Hi-C 2.0 method,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2020,47(10):655-658

     

    6) Da Lin;Siheng Zhang;Zhihui Zhang;Weize Xu;Ping Hong;Guoliang Li;Gang Cao;The “toolbox” for chromatin conformation capture,SCIENTIA SINICA Vitae,2020,50(5):497-505

     

    7) Jun Min#;Da Lin#;Qingye Zhang;Jibing Zhang;Ziniu Yu;Structure-based virtual screening of novel inhibitors of the uridyltransferase activity of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GlmU,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12,53: 150-158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粤ICP备17053528号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922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190号邮编:510530
    电话:86-020-32015300
    • 广州健康院微信

    • 广州健康院研究生微信